『抱残守缺』基本信息
『抱残守缺』的意思和解释
【成语解释】
抱住残缺的东西,不肯放弃。比喻因循守旧,不愿接受新事物。清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顾炎武》:“二君以瑰异之质,负经世之才…岂若抱残守缺之俗儒,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。”
【典故出处】
汉·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犹欲保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亡(无)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
【语法用法】
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形容人守旧,不肯接受新事物
【常用程度】
常用
【成语结构】
联合式
【产生年代】
古代
【感情色彩】
贬义词
【成语正音】
抱,不能读作“bāo”。
【成语辨形】
抱,不能写作“报”。
【成语辨析】
抱残守缺和“故步自封”、“墨守成规”,都有“因循守旧”的意思。但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,不肯接受新事物,“故步自封”偏重在不肯上进,不求进取,“墨守成规”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。
成语典故

西汉著名文学家刘向的小儿子刘歆在汉哀帝时任骑都尉,奉车光禄大夫,他向汉哀帝建议派专人研究《左传》,同行十分不满意,他指责他们因循守旧,抱残守缺,最后被同行联合排挤出京城,只好去做河内郡太守。

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。形容思想保守,不求改进。

更多相似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