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趾高气扬』基本信息
『趾高气扬』的意思和解释
【成语解释】
走路时脚抬得高高的,神气十足。形容骄傲自满,得意忘形的样子。
【典故出处】
《左传·桓公十三年》:“举趾高,心不固矣。”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【语法用法】
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
【常用程度】
常用
【成语结构】
联合式
【产生年代】
古代
【感情色彩】
贬义词
【成语辨形】
趾,不能写作“指”或“志”;扬,不能写作“阳”。
【成语辨析】
见“踌躇满志”。
成语典故

战国时期,齐国孟尝君出使楚国,楚王送他珍贵的象床,负责送象床的登徒去游说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,希望能劝止这项差使。公孙戍说动孟尝君不接受这件宝物。孟尝君见他出门时趾高气扬的样子觉得奇怪,原来他得到登徒的一把宝剑。

更多相似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