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路不拾遗』基本信息
『路不拾遗』的意思和解释
【成语解释】
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,形容社会风气很好。也说道不拾遗。
【典故出处】
汉·贾谊《新书·先醒》:“百姓富,民恒一,路不拾遗,国无狱讼。”
【语法用法】
作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,形容社会风气好
【常用程度】
常用
【成语结构】
紧缩式
【产生年代】
古代
【感情色彩】
中性词
成语典故

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,听从他的建议,制定新法,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,实行改革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商鞅变法”。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不管是什么人,只要对国家有贡献,就应该予以奖励。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,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。他鼓励耕织,发展农业生产,兴修水利,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。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,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,军队纪律严明,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。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。社会秩序安定,民风也变,得淳朴起来,路不拾遗夜不闭户,意思就是说人们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窗,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捡走。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,各诸侯国都开始畏惧它的国力。

更多相似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