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举一反三』基本信息
『举一反三』的意思和解释
【成语解释】
从一件事物的情况、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、道理。形容善于类推,能由此及彼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宋朱熹《答胡伯逢书》:“夫告往知来,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者皆适。”反:类推。
【典故出处】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【语法用法】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【常用程度】
常用
【成语结构】
联合式
【产生年代】
古代
【感情色彩】
褒义词
【成语辨形】
反,不能写作“返”。
【成语辨析】
举一反三和“触类旁通”,都比喻只要了解某一方面的事物,就能类推懂得同类的其他事物,有时可连用。但举一反三偏重在“反三”,指从懂得一点,类推而知其他,这里的其他不限于同类,“触类旁通”偏重在“旁通”,指能对同类事物融会贯通。
成语典故

有一天,\”至圣先师\”孔子对他的学生说:\”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\”意思是说,我举出一个墙角,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,如果不能的话,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。后来,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“举一反三”这句成语,意思是说,学一件东西,可以灵活的思考,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!

更多相似成语